发布日期:2025-05-22 08:49 点击次数:184
前言:
钟伟
在新中国开国将领中,如果光从军事方面讲,林彪在指挥上的杰出天赋是无人能及的。他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总结了三三制、一点两面、三猛等战术,把敌人的套路摸得一清二楚。
林彪的指挥能力让我军部队内部、国民党都感到佩服,就连斯大林也对他不住称赞。因此,在打仗过程中,林彪下发的命令几乎所有将领都会听从。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他曾两次违抗林彪的命令,事后不仅没有受到处罚,而且还因此升了官。
他就是开国少将钟伟。
“管他是谁,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热播剧《亮剑》中有这样一幕,主人公李云龙所在的独立团和日本的坂田联队碰上了,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为了保存实力,上级下令让独立团赶紧撤退,由另外两个团掩护。但是李云龙非但没有服从命令,还要求部队从正面发起攻击。
《亮剑》主人公李云龙
李云龙这样做也是出于多年的战斗经验,他有把握打好这一仗,事实证明李云龙的指挥是正确的,坂田联队被一举歼灭。不过,由于战场抗命,李云龙也被撤了职,当了被服厂的厂长。虽然有点屈才,但也给了李云龙最低的惩罚。
而在真实历史上,钟伟也这样做过,不过,钟伟对抗的敌人是国民党。
1947年,钟伟率领第二纵队第五师向北满松花江边急进。在到达松花江时,钟伟收到林彪的命令,让他带着五师到万发屯将敌八十七师拿下,然后到德惠东北附近配合第一纵队围歼那里的国民党王牌新一军5个团。
但是当部队到达万发屯时,国民党七十五师早已没有了踪影,“好战”的钟伟以为有仗可打,却不想扑了个空,憋了一肚子火。
钟伟
部队只好向下一个地点行军,刚到朝阳川以北,就听到附近靠山屯传出了阵阵枪响。敏锐的钟伟立即派出作战科长沈华坤带着骑兵连到前方侦察,同时,让部队就地待命。几个小时后,侦察连顺利返回,还抓了几个俘虏。
据俘虏交代,敌八十八师正在靠山屯休整。五师将情况上报,得到的回复是:敌少则歼之,敌多则引其至靠山屯西,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并告知“在靠山屯东北有独一师、十八师两支我方部队。”
第五师决定先按兵不动,先看看情况再说。到了下午两点,侦察连报告说,靠山屯发现国民党的两个连向西运动。下午五点,侦察连再次报告说,靠山屯集结有大批敌人和车辆,看样子,敌人正准备向德惠方向撤退。
一切迹象表明,敌人正准备逃跑。钟伟怎么可能会让敌人第二次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他当即命部队准备战斗。钟伟马上部署战斗,让十三团负责向靠山屯正面前进;十四团纵深敌部首脑机关;十五团抢占靠山屯通往德惠的公路大桥,切断敌退路,并掩护十四团。
林彪
战斗在一声声号角声中打响,部队各团配合默契,十四团成功打到敌人首脑机关。但就在战斗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钟伟接到林彪电话,说让他们赶紧往德惠方向赶去,不要在这里与敌人纠缠。
这下该怎么办?按照钟伟的设想,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就能顺利地拿下这支队伍,要是现在结束战斗,那么他们就前功尽弃了。如果继续打下去,那就是战场抗命,上面怪罪下来往小说要丢官,往大说了就是丢性命。
“给我继续打!”钟伟决定抗命。自从部队二下江南以来,他们就屡次错失战机,这一次他们要争口气,打出解放军的气势和雄风来。钟伟又说:“管他是谁,绝不能机械执行上级命令,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钟伟顶着抗命带来的后果,坚持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较量,很快,就将敌方的一个营“吞入腹中”。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十三团、十五团按照制定路线向靠山屯前进,钟伟派出侦查团火力侦察,却没有发现敌人的动静,钟伟有些失望,他以为逃走了,就下令收兵,向东继续前进。
就在这时候,十五团发来集报,说从靠山屯俘获的敌军口中得知,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敌八十八师剩余900多人在靠山屯的一座大院内驻扎。
要不要打?钟伟与大家商量,但大部分人不主张打,因为收兵的命令已经发出,不能随便更改。全程钟伟都没说一句话,到会议的最后突然出声:“要打,虽然我们只有一个师,但东北方向还有独一师和十八师,坚决打,打错了砍头砍我的。”
此时林彪突然来电:你们歼灭敌八十八师的一个营做的非常好,被围困的敌人也要尽快消灭,在战斗结束后迅速向曹家窝棚、济墨甸子行军,尽量加快进程。
林彪的意思很明显,让第五师速战速决,然后向东继续行军。但是靠山屯的守敌异常顽固,他们的防御工事非常牢固,地形又占尽了便宜,第五师连续攻了几次都没有攻下,而另一边林彪又不断催促,搞得五师压力巨大。
连攻了几次都没有成效,钟伟罕见地叫停了战斗,他意识到,靠山屯的敌人是攻不下来了,敌七十一军增援部队正在靠近,如果再继续下去,很可能被敌人前后夹击。钟伟一边部署战斗,一边打电报给林彪,林彪告慰他:“不要顾虑增援,我方部队4个师就在附近,他们可以阻击增援,望大胆去打。”
林彪的这句话给足了钟伟勇气,他对靠山屯发起了总攻,在各突击队的火力掩护下,五师成功刺入敌纵深,并将前来支援的敌七十一军牢牢地吸在靠山屯外。五师与敌人打得火热,附近解放军部队也赶来支援,最终,解放军用5个师的兵力将七十一军的两个师包围并歼之。
靠山屯战斗结束,五师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抗命”没有让钟伟受到批评,他反而因为此事被提拔为第十二纵队司令员。
“杰出指挥员的典范”
在钟伟特殊的作战风格带领下,这个由各独立师升级成为的野战军组成的十二纵队,在辽沈战役中,打掉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解放了沈阳,立下了新功。
1948年,长春、锦州相继宣布解放,东北野战军的目标就消灭廖耀湘的部队。而龟缩在沈阳城内的国民党东北总司令和周福成部队10万人,却想悄悄从营口南撤,从海上逃往关内。
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早已看穿沈阳城内敌军的心思,于是连发四次电报:命令东北野战军堵住敌人的逃跑路线,建议以十二队及3个独立师由钟伟指挥,在敌人逃跑前赶至鞍山、海城。但是这个电报不知何故很久才传到钟伟手中。
钟伟收到电报后才知情况紧急,连忙组队出发,但到了视频的时候发现那里的铁路已经被破坏,无法通车,情急之下,钟伟率领部队从公主岭直线沿中长路南下,3天3夜一刻不停地行军,终于赶在敌人出动之前到达了目的地。
但正当他按照命令向海域前进时,却收到了林彪发来的另一份完全不同的电报。林彪命令十二纵队以一个时的兵力围歼铁岭的敌人,主力部队向巨流河前进,堵截廖耀湘部队回沈阳的路线。
中央军委和东北野战总部的命令应该听谁的,钟伟一时犯了难。经与纵队领导干部的商量,决定以三十六师打铁岭,三十四、三十五和王振祥的独立师分两路直奔巨流河。
三十六师一路奔波,很快与铁岭的敌一一六师展开了战斗,但该师临阵脱逃,被三十六师追着打。已经慌了心神的敌军竟然一头扎进了三十四师和三十五师的怀抱,钟伟毫不费力地将之歼灭。
部队行至巨流河以东的辽河时,钟伟发现堵截廖耀湘的部队根本就不需要十二纵队加上三个师的兵力,因为辽河宽百米,无船只渡河,只有一条过河的桥矗立在那里,而这桥易守难攻,只需派一个师的兵力在这守着,廖耀湘的部队就无法过来。
为了充分发挥部队的实力,钟伟仔细阅读了两份电报,他发现虽然两份电报南辕北辙,但也有交织点,那就是沈阳。不过上头并没有下令攻打沈阳,难道要抗吗?
钟伟
钟伟一拍大腿,与其迂回海城阻击敌人,浪费时间兵力,还不如直接去沈阳掐掉源头。就这样,钟伟只留了一个师守在辽河的桥上,主力部队直奔沈阳而去,他命部队抢占沈阳以南的苏家屯,堵截南逃之敌,命三十六师攻占沈阳机场待命。
十二纵队迅速向沈阳迅速行军40里,一路上,像一头猛狼一样共歼灭5000余人,顺利拿下了苏家屯。紧接着,钟伟下令让三十六师逼近沈阳,自己也率领主力部队向沈阳发起攻击。
1948年11月4日,十二纵队集中火力向沈阳附近的小郭庄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攻击,小郭庄之敌不胜武力,溃不成军被歼灭。同时,三十六师抵进沈阳,对敌防御中心铁西区发起攻击,三十四师和三十五师也加入了战斗。
激战7个小时后,铁西区被十二纵队占领,国民党安排军二〇七师被歼灭。而就在钟伟顺利攻下沈阳之时,妄想从巨流河逃跑的廖耀湘兵团也被他留下来的一个师成功歼灭。
钟伟靠“抗命”解放了沈阳城,他的大胆行为受到了中央军委的赞扬。当然,“战场抗命”并不提倡,钟伟之所以“敢抗命”,一是他胆大;二是会审时度势,不盲目听从指挥,也不会不听。
多年后,一位老将军回忆起这两次抗命获得的胜利时,他说:“钟伟:一位勇敢、智慧、杰出指挥员的典范。”
“你就安分守己待着吧!”
钟伟曾说过:“上了战场,首先要在气势上把人压倒,绝不能被敌人的气势吓倒。”
世上没有天生勇敢的人,钟伟也是一样,他的一身胆气也是靠后天培养出来的,在最初遇到战火的时候,他也曾害怕过。
钟伟
钟伟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甲山村,他17岁那年,彭德怀、滕代远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因为时间仓促,起义部队没有与当时平江党组织联系上,起义枪声响起后,隐蔽在钟伟家的地下党袁克歧敏锐地感觉到城里一定发生大事了,便派钟伟进城了解情况。
这是钟伟第一次听到枪响,一开始他没有感觉到害怕,因为他还以为谁家在放鞭炮,但当袁克歧说这是枪响时,他害怕了。不过,钟伟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城里打探消息,后来他回忆说:“事后人们都说我很勇敢,实际上我吓得腿肚子都抖。”
这次行动后,钟伟的胆子开始大了起来,当下就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两年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为中共党员。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钟伟练就了一身本领,每次遇到战事他勇敢地冲上去与敌人拼杀,从来没有退却之心。
钟伟(左一)
1939年,钟伟被任命为鄂豫皖独立游击队第二团的政委,上司是李先念。年轻气盛的钟伟总是与李先念和不来,便一气之下率领一个警卫班的兵力离开了部队。李先念得知后,以为钟伟当了逃兵,气愤地把他当成了军队的反面教材。
不过,钟伟并不是当了逃兵,而是带着警卫班去了苏北阜宁与日军作战。到达苏北后,钟伟与黄克诚会合,最后因屡建奇功升任为第10旅的旅长。李先念打听到钟伟的下落后,哭笑不得。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钟伟渐渐喜欢上了打仗的感觉,因此得了一个“好战”的名声。在新中国成立后,枪声逐渐远去,钟伟反倒觉得憋得慌。
没有仗可打,钟伟就将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他坚持真理、敢作敢为,其一生廉洁奉公,得到了后人的敬仰。
钟伟(左)
有一天,老家平江县委给钟伟打去电话说,他的堂弟偷了一头牛,法院判处五年有期徒刑,询问钟伟如果有意见的话可以改刑。
钟伟当即就不乐意了,他虽然是建功立业的将军,却也没有改变刑法的本事呀,怎么能看在他的面子上就随意改刑呢。钟伟很生气,立即打电话给县委,义正词严地说:“我当然有意见,请改判七年,我看谁敢去说情。”
这件事一直过了很多年,钟伟将军去世后骨灰就埋在了老家的院子里。当年那位偷牛的堂弟跪在他的墓碑前嚎啕大哭:“哥呀,我对不起你,给你脸上抹黑了。”
其实钟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在老家的影响力干预堂弟偷牛的事,但他的正直没有让他那样做。
钟伟(左一)
钟伟在乡下有个儿子名叫钟来良。钟来良8岁的时候钟伟就外出打仗了,时隔20年后两人在长沙才见了一面。当时钟伟正巧碰到了敌人的一个军,正愁没有见面礼的钟伟立刻兴奋地说:“这不就是最好的见面礼吗?看我不吃掉它。”
三天后,钟伟果真拿下了那个军,他高兴地对儿子说:“儿子你看,爸爸送你一个军。”钟来良对这个礼物并不感冒,他低低地说:“爸爸,我想在长沙谋个差事。”钟伟看着这个多年未见的儿子,感觉很是亏欠,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完美地办成这件事,但他依然没有。
他对儿子说:“我觉得你就是个种田的汉子,其他的不适合你,回去吧!”
钟伟一生奉公廉洁,两袖清风,他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给子女谋便利,却给两个人安排了工作,一个是他的警卫员,一个是他家的保姆。
钟伟
1980年,钟伟奉命离职休养,按正团职待遇定为行政7级,后又提高为大军区副职待遇。但是打了一辈子仗的钟伟根本闲不下来,他找到老首长黄克诚,希望找点工作做,黄克诚深知他是想打仗,便说:“你就安分守己待着吧,若再打仗会找你的。”
钟伟将军毕竟年岁大了,即使他有雄心壮志,身体也吃不消了。他的身体日渐消瘦,晚年是在病床中度过的。他的儿子钟戈挥明白父亲忘不了打仗岁月,于是便用“嘴上打仗”的方法帮助老父亲完成心愿。
他时常提出一些关于用兵方面的问题,比如:“爸爸您说一个团和一个团作战,怎么才能打得赢?”每一次,钟伟都神采奕奕地给儿子讲解,还能清楚地分析出好几种作战思路。看到父亲兴奋的样子,钟戈挥也跟着开心。
1984年,钟伟将军在北京去世。
Powered by 九游会真人第一品牌游戏合营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